杨金山家庭
海拔2057米的瞭望塔,孤独而威严,风钻进塔身的透气小洞,发出“呜呜”的声音。塔内,简陋地摆放着一副高倍望远镜、一个无线电中继台、一只日常联络的对讲机、一台经常收不到信号的老旧电视机,这便是宜良县九乡乡大兑冲瞭望台瞭望员杨金山、杨友仙夫妇的全部家当。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夫妻俩一待就是12年。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瞭望火情,守护青山。4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信念和行动诠释着“造林不畏艰苦、护林耐得寂寞”的林业精神。时间回溯到1988年,23岁的杨金山还是大兑冲村的闲散人员。因为名字叫“金山”,杨金山相信自己命中一定带着金山银山。巧的是,他真发现了铁矿,但也因采矿期间到南盘江边炸鱼而失去了右手……病床上的杨金山开始悔悟。2003年,九乡大兑冲片区瞭望塔建好后,杨金山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主动申请到大兑冲山瞭望塔做护林员。尽管不理解,朴实的杨友仙却也没有太多抱怨,毅然决定跟着丈夫一起上山。这一去,就是12年。大兑冲片区是宜良重点林区,瞭望塔可观察到周围柴水局库区、九乡片区和周边石林、陆良、马龙县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2057米的海拔,注定了杨金山夫妇不能过上常人的生活。山顶风大,夜里格外冷,但是杨金山每晚都毫不懈怠地透过望远镜观察着黑暗寂静的山岭中是否有异样的亮光。“1月到5月,需要格外注意。”杨金山说,这段时间是森林火险的高发时期,天气干燥、草木易燃,一旦遇到打雷闪电就很危险。长期的观察,练就了他的一双“火眼金睛”。除了瞭望,杨金山每天都要步行8公里对山林进行巡护。遇到人员进山,杨金山会耐心地宣传讲解保护森林资源和林区用火规定。瞭望台的生活单调、寂寞、清苦,收入微薄,刚开始时只有290元/月的工资,到现在790元/月,但杨金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坚守这片绿色。12年里,妻子杨友仙默默承担起了照顾丈大的任务。由于瞭望台不通路,上到瞭望台要走3公里的山路。平日里,大妻例要抄小路走3小时才能买到时鲜蔬菜,来回走6个小时。可嫌小菜太贵,后来夫妻便囤些红薯、土豆,做些简单的饭食,应付着一日三餐。饭菜可凑合,没水可不行。由于杨金山落下残疾,每天早上,杨友仙都要到瞭望台所在的山脚下去背水,一次背1桶,只够两人第二天的做饭和生活所用。碰着下雨天路滑,杨友仙有时候要摔几次跤才能到家。若要洗衣服,就要把衣服和洗衣粉放入背篓里背到4公里外的河边,一来一回就是一天。不仅艰苦,这12年坚守在深山老林里,夫妻俩还要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寂寞。几年前,林场安排了两个年轻人来与夫妻俩交替巡山,可年轻人看到山上吃不到肉,喝不到水,见不到人,连电视也看不成,马上就离开了。由于过年最容易发生火灾,夫妻俩最长时6年没回家过年。为此,他们不少吵架,妻子杨友仙责问他:“你就不想回去看看我们的孩子?”每每听到这句话,杨金山心里不是滋味。后来,林场每个月用皮卡车载着杨金山的儿女上山与夫妻俩生活几天,又带回县城读书。这几天,在夫妻俩眼里,就像过年一样。如今,儿女已经长大,也有了工作和家庭,要接夫妻俩下山过日子,杨金山还是不肯走。他经常对妻子说:“树会说话的,我经常跟它们谈心呢!它们也是我的孩子,没有我,它们可怎么活啊?儿女很成器,都有自己的家,过得还不错,就山上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照顾。”“我要一直守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杨金山说,“其实,真正的金山银山就在我们眼前,是绿水青山!如果没有绿色,人都活不下去,还有什么好讲的?我的梦想就是大家都爱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