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杰家庭
在常人的眼里,家里面有一个脑瘫的孩子,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会很重,能幸福吗?王利杰家庭用一种乐观开朗、自强执着的态度向我们诠释了幸福的意义。一、乐观执着创奇迹王利杰和张红华都是汉川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2003年12月30日,他们的大女儿出生时因难产而致新生儿缺氧窒息,引起严重的后遗症一小儿脑瘫。孩子满百天时连头都抬不起来,全身软得像团泥。在短暂的迷惘后,全家人抱着不放弃治疗的决心,带着孩子走向了漫长艰难的康复之路。因为每个医院的治疗方案不同,为了让王妍婧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他们全家人辗转反侧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脑瘫专科医院。为了治疗王妍婧的脑瘫,夫妻俩抱着孩子四处奔波。武汉、山东、河北……短短2年多,治疗费花去20多万,家里债台高筑,但夫妻俩治疗女儿的决心丝毫未减。治疗是痛苦的,每当针灸师把一根根长长短短的针扎在孩子的头上、手上、腿上时,孩子都会大声哭叫,每扎一下,他们也都跟着孩子一起流泪。王妍婧白天在医院治疗,晚上还要按摩。全家人轮流上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800多天的坚持,那是怎样深厚的爱呀!坚持后的效果是明显的:孩子六个月时痉挛的双手会握玩具了;一岁时会独坐一小会儿;两岁时能扶墙走一小段路;三岁时能独立行走,打破了医生所说的终生卧床的预后。尽管现在平衡能力还是极差、步态畸形、双腿僵硬,但他们全家人仍然感到欣慰和满足,也正是这种不轻言放弃和对生活的乐观执着的态度让他们用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二、厚德载物育人才三岁时,王妍婧已到了入学的年龄。王利杰夫妇想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一定不能再输了。但因为王妍婧生活不能自理,上幼儿园也是件困难的事,很多幼儿园怕承担意外责任委婉的拒绝她入园,最后费尽周折才进了一家幼儿园。当时王妍婧还不能握笔,拿起笔想写字的时候,笔在手上就是不听使唤,简单横、竖、撇、捺,和数字根本写不了。为了不让孩子失去与同龄孩子平等竞争的机会,父母开始实施对小妍婧的培养行动。他们首先想到送她学习电子琴。目的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击键动作做手指的康复训练,增加手指的力量和灵活度,缓解肌肉痉挛。学琴初期异常艰难。因为小妍婧的手指分不开,妈妈便将她的手与自己的手上下放在一起,分开手指后用胶带绑起来练琴。十指连心,强行分开的手指钻心地痛,懂事的小妍婧尽管痛得眼泪直掉,但仍然很听话地练习。就在这样艰苦的练习了几个月后,小妍婧才开始能弹响音键。别的孩子只用半年就考过电子琴一级,可小妍婧足足花了2年的时间。考过一级后,小妍婧的琴艺开始突飞猛进,一口气考过了十级。为了让孩子找到更多的自信,王利杰夫妻俩规划了小妍婧的艺术课程,她4岁开始学画画、英语,5岁开始学围棋,6岁开始学声乐,7岁开始学播音主持……王利杰夫妇倾尽所有收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自己勤俭节约;爷爷奶奶也是风雨无阻地接送孙女,保证她的正常作息。在一家人呕心沥血的付出下,今年13岁的王妍婧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次在各种才艺大赛中取得金奖!三、自强不息写人生良好的家庭教育让王妍婧养成了坚强自信,乐观开朗的性格。她经常在她的作文中写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为身体原因,王妍婧在很多行动上都比别的孩子要迟缓,甚至是异样,孩子却在旁人的眼光中,自强不息,用坚持和努力战胜了身体的残疾,用她的倔强和勤奋赢得成绩,用一个个故事不断地传递正能量,鼓舞了自己,也激励了身边的很多人。在她的影响下,妹妹王婧媛也是活波开朗、积极向上,不仅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爱好广泛:钢琴、书法、拉丁舞、围棋、英语口语,都多次在省级比赛获奖。爸爸妈妈在工作中也是兢兢业业,获得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认可,妈妈张红华曾被评为湖北省信用社系统会计行业标兵、孝感市信用社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爸爸王利杰被中共汉川市市委、汉川市人民政府评为2015年度“先进工作者”。2014年5月,王妍婧被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妇联评为“孝感美德少年”。2014年六一前夕,他们一家作为湖北省“好爸好妈好家风”代表参加了“美德在我家,幸福满荆楚”湖北省庆祝“六一”儿童节特别活动,受到了省委书记李鸿忠等领导的亲切接见。2015年9月,王利杰家庭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妇联授予“荆楚最美家庭”称号。“幸福”一词被很多人写过,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十多年来,王利杰家庭就是这样写就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