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林家庭
用爱唤醒妻子用时间诠释真情在吴兴区飞英街道余家漾社区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花草草,家里布置得精致整洁。每到周一、周五都会有美妙的歌声从这里传出,附近的老人们一有空就会在这里相聚。这里住着张柏林夫妻,他们几十年来相敬如宾、形影不离,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他们的故事也时常被当地人说起。从城市到农村,他们不离不弃张柏林夫妇都是上海人,两人是高中同窗。1956年,两人在北京举行了集体婚礼。当时,张柏林在北京一所勘察院工作,而陆瑛的工作却在安徽泾县的卫生院,新婚燕尔的两人两地分居。第二年,陆瑛调到北京的一所医院工作。当时,他们的新房只有20多个平方米,家具也只有一张桌子、两个凳子和一张床,但这对夫妇却是无比满足。由于张柏林从事科研工作,全国各地到处跑,两人的生活始终是聚少分多。1961年,张柏林的工作单位撤除,他选择回到父亲老家的一个小农村—一南浔旧馆,陆瑛坚持要和丈夫一起:“我不要再和他分开了,苦一点没关系!”张柏林在农村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好干农活。可夫妻俩从小都在上海长大,哪里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苦。幸好张柏林的父亲和视他如已出的继母一有时间就赶过来帮忙带孩子、干农活。现在二老已过世多年,说起这些,张柏林还是情不自禁、数度哽咽。后来张柏林在村里做了英语老师,而陆瑛则进了当地卫生院做妇产科医生,夫妻俩这才稳定下来。从青春到暮颜,他们生死相依1992年,退休了的陆瑛到上海看望亲友。留宿在朋友家的陆瑛因为煤气中毒昏迷,在沙发上“睡着”了。消息传到湖州时,张柏林正在学校上课。一听到噩耗,他立马放下课本,火速赶到了上海。医生告诉他,陆瑛的病严重、复杂并多次反复,发展下去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死亡,一种是变成植物人,还有一种就是奇迹发生——苏醒过来,但最后一种可能性很小。但张柏林不肯放弃,没日没夜守在妻子身边床。他时时握着妻子的手臂,他艰难地给妻子喂食;他不停地对妻子诉说俩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不停地为妻子哼唱俩人年轻时候喜欢的歌曲……真情感动了苍天,爱情驱退了死神。20多天后,当好友来看陆瑛时,她居然“哎”了一声。这让张柏林兴奋不已,继续在妻子耳边絮叨着。一个多月后,陆瑛终于在丈夫爱的呼唤中再次恢复清醒。从此以后,陆瑛一时一刻都不愿和丈夫分开。张柏林也担心她的身体,走到哪儿都带着她。从曲折到平淡,他们夫唱妇随2012年初,由社区吴书记牵线搭桥,张柏林夫妇在社区自发组织成立歌咏队。每周一、周五下午一点,夫妻俩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的电教室,为即将到来的歌咏队成员们烧水、发新曲单,四年来风雨无阻。现在歌咏队已从几个人的小队伍,发展成了六十多人的大团体,每次活动都热闹非凡、欢笑阵阵。两个儿子也积极为二老的“歌唱事业”助力,为了方便老人选歌刻碟,儿子在家里配备了手提电脑、话筒、音响,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从此,附近的老人们就常到张柏林家里来体验家庭卡拉OK、练嗓子。老两口身心愉悦,感觉越活越年轻。“对家人相亲相爱,对朋友诚实守信。”张柏林说这是他们的家训。他有一个亲妹妹和一个领养的姐姐,兄妹仁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感情很好。他的两个儿子自小受上一辈影响,兄弟俩不仅感情亲密,联手开了一家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而且都有着幸福的家庭,住房离张柏林的住处都只有一碗汤的距离。经历了生与死的波折,张柏林夫妇形影不离、夫唱妇随;好家训代代传承,张柏林夫妇晚年生活幸福充实。他们每天在幸福中忙碌着社区的文艺事业,在紧张的忙碌中再次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