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家庭
2008年8月30日,张俭和王婉婷各自来到广西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逻西乡民治完小参加支教工作。民治完小身处大山之中,距广西南宁市600公里的逻西乡,是97年国家贫困援建项目。全校仅4位老师,有7个年级,约178人。大多数学生是周围屯的孩子,离学校最远的孩子要步行3-4小时路程。就在这里,初次相识的张俭和王婉婷陪伴着孩子们一年,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希望。一年来,他们为了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翻山越岭4小时,来到大山深处的村落---唐色、那拉等屯,家访了60余名孩子们的家境、辍学以及留守的问题。一年来,他们先后教授4个年级,80多名学生,组织了“第一届6.1儿童节”、“篮球比赛”,开设了“写生画画”、"我爱英语"、“我爱讲故事”等第二课堂活动。一年来,他们不仅教授孩子们课堂知识,学会生存的技能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关注孩子们内心的成长。他自己开设了“微笑面对生活”、“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需要坚持”、“要学会说,对不起"等一系列心灵课堂,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在内容种下强大的希望种子,不因放弃而放弃明天。在他们和周围朋友的努力下,辍学的孩子们得到社会的捐助,重返课堂;在他们对梦想的坚定中,学校建立起来了乡村图书馆,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在他们的倡导下,更多的朋友、热心人士不断地关注着山区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对未来渴望的心持续燃烧。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后,他们因共同的理想,一样的人生价值观而结为夫妇,用新的方式,在关注山区的孩子,在延续着对公益的热情,追逐着青春的梦想。如今,他们义务兼职于一家公益组织,负责支教志愿者的审核管理工作。5年内,审核了200多名志愿者,并向云南、四川、湖南等地成功选送50多名支教老师。期间,他们和朋友们在深圳组织了10多场公益宣讲,成功策划举办了“鹏城学子助飞活动”,筹集资金7万余元。多年努力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援下,广西孩子有了篮球场;湖南的学生可以洗上热水澡;云南的小朋友看到了更多网络世界;四川凉山的孩子走进了新课堂。有人说,公益是一种大爱,是一份时尚的职业,是一个美丽的称号。可张俭夫妇认为,公益会给自己带来一种莫名的幸福和舒坦。奉献不是为了实现个人贪欲和野心的竞赛,而是意味着学会彼此承载责任,是要给人以希望的起点。公益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的一种生活习惯而非道德标签,这样才能更加坚定梦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