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岐鸣家庭
应岐鸣、罗秀珍夫妇均出生于1914年,罗秀珍女士2011年驾鹤西去,享年98岁。应岐鸣先生现已102岁高龄,仍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说到长寿的秘诀,最重要的是应家道德传家的家风,亲情和睦、子孙悌孝的氛围。言传身教,严父慈母育佳儿。两位老人育有三子三女,从小就教育儿辈要诚实做人、好学上进,尤其是特别关注子女的学业,在最困难的时期,妻子罗秀珍宁可把自己仅有的一对金耳环卖掉,以供子女上学。如今,六个子女个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道德传家,慈子啼乌吐哺。虽然六个子女有的身处市区、有的远在外地,不能时时侍奉在老人膝前,但兄妹六人对老人全天候的关爱却是无处不在。除了时时电话联系外,还经常前来看望老人,家里各种营养品、保健品常年不断。每逢节假日,六位子女全家人都会相约齐来探望。百岁皓首,勤学不倦乐桑榆。应老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幼时读过数年私塾的国学底蕴,应老兴致所至之时,泼墨挥毫或融古通今作词吟诗,高兴了还能哼唱几句西皮二黄。2015年元月,子女们为其庆祝百岁华诞,老人高兴之际,亲自书写对联:“中国梦团圆昌盛,庆百岁福禄寿全"。扶助邻里,积善之家留美名。妻子罗秀珍开朗豁达、乐善好施。年轻时,周边哪家有困难,她都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邻里之间有了口角,她就当起“柏万青”老娘舅。年老时,她还会经常向小辈打听以前乡邻现状。得知哪家发生困难,就会敦促小辈代为探望。5.12汶川大地震后,老人知道前任保姆龙阿姨是四川广元人,得知她家安然无恙时才放下心来。以德传家,孝乃为立德之本。诸子女孝敬老人,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还为老人订阅了《新闻晨报》、《新民晚报》、《大众卫生报》、《老年报》等多种报纸,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乐其身心。大儿子家住浦西,为了照顾好年迈的老人,他隔三岔五回来,陪老人聊天逛街,洗澡理发。大女儿退休前在清华大学工作,她是我国首批专利律师,1985年公派美国留学。1987年回国时,她把当时国家给的四个购买大件指标中的二个给父母买了彩电和冰箱。二儿子和三儿子均生活在父母身边,始终与父母一起同吃同住,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融洽。前几年因老家动迁,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上下楼梯不便,兄弟三人为老人购置了一套住房,并每天轮流陪伴,还请了保姆伺候起居。最小的女儿是乡村医生,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以孝为教,以贤为情。老人的第三代耳濡目染了父母辈的孝敬之举,也对老人极尽孝道,经常探望、关心他们。德厚以传家,孝心暖桑榆。目前,应岐鸣老人一家已是四代满堂,全家共有42人。大家庭之中,大专以上学历有20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副教授、高级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多名。在道德家风润物无声的熏陶下,四代同堂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应岐鸣老人一家2008曾被评为上海市“孝亲敬老模范家庭”。2015年被推选为“海上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