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忠家庭
刘继忠出生在特产研究所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6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妹妹年幼,一同生活的还有残疾的舅舅和年迈的姥姥,父亲的离世使这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在所里的照顾下,他辍学接了父亲的班,年幼的他开始挑起一个家庭重担。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重压使年幼的他过早地成熟起来,工作之余,他除了照顾一家的生活还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在特产所为青年职工举办文化培训班中刘继忠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第一批派去中等院校脱产学习的学员,圆了他渴望读书的梦想。父亲去世时,妹妹刚刚14岁,看到日夜操劳的哥哥很是心疼,也想辍学务工分担哥哥身上的压力,刘继忠虽然只大妹妹两岁,已然是代父亲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他坚决制止了妹妹的想法,以实际行动为妹妹做榜样,在他的鞭策鼓励下,妹妹考取了理想的学校。因怕妹妹在外面受委屈,本来拮据的他每月都省下一点钱贴补给妹妹,直到妹妹成家立业。母亲年幼时失去了双亲,被领养到了“姥姥”家,姥姥的身体并不好,唯一的儿子也是先天智障聋哑。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母亲结婚后也把他们带在身边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姥姥病危时,惦念残疾的儿子,眼巴巴的望着“外孙”说不出话,此时的刘继忠大声告诉姥姥:“姥姥您放心,有我喝的就有舅舅吃的,您放心走吧,我会照顾他的晚年……”。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只要舅舅不舒服,他都会嘘寒问暖、寻医问药,逢年过节一定要把舅舅请到主位,为他斟酒夹菜,让鳏寡孤独的人尽享天伦之乐。善良的人总有一种力量吸引别人去靠近,同事李艳对勤劳、孝顺的刘继忠心生好感,1989年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家庭迎来了一名新成员。婚后,夫妻二人携手操持这个家,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数年后,一场病魔降临在年过六旬的母亲身上,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可当时孩子正在读书,手头上并不宽裕。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刘继忠夫妇四处寻医问药,日夜陪护在母亲身边,那个中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最终在众多亲情的努力下,硬是把母亲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苦难其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转眼间,这个大家庭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现在刘继忠夫妇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母亲和舅舅接到省城的楼房来住,希望他们的生活的更舒适一些,但是母亲执意不肯离开农村的平房,几次争执中他渐渐理解了母亲,也感受到恬淡田园生活更有益于的母亲身心健康。于是,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领妻子、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种地、施肥,为母亲和舅舅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人间愉悦的亲情。刘继忠就是这样一位在特产所工作的普通于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连续多年受到所内的表彰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他勇挑重担、乐观生活,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