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红家庭
孙英红同志是档案资料馆保管利用室主任,家里有赡养20多年的85岁婆婆,读大学的女儿和参加中越作战脑部战伤的爱人。多年来,勤奋工作,宽容待人,尊老敬老,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相互宽容和理解是五好文明家庭之根孙英红同志把相互宽容和理解做为家庭和谐之根。认为良好的交流,可以化解矛盾,相互了解,增强理解,疏通思想,增进感情,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更实际更真实。夫妻之间就应该以和睦为本,多一份宽容,少一点计较。相互宽容、理解并支持,是养家之本,是“疗家”良药,也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二、尊老敬老养老是五好文明家庭之本(一)孝敬90多岁的姥姥。孙英红94岁的姥姥健在时,她经常邮寄生活用品、营养品等。以此增强牵挂和思念之情。姥姥90岁生日时,孙英红同志协全家三口人,带着“御寿府”特制的99个寿桃,去祝寿。姥姥去世时,,葬于深山,按规定不准在山内摆放易燃物品,她和爱人购买了用鲜花编制的大花圈,抬到姥姥墓地,尽孝心,可以得安心。(二)赡养85岁的婆婆。孙英红同志和爱人为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把当时60多岁家在山东的婆婆接来北京一起生活20多年。随着年龄增大,婆婆身体和心理出现了一系列老年症状,过去是逐年变化,如今是逐月变化。孙英红同志协助爱人一如既往,上班和照顾老人两边不误。如果没有尊老敬老的品德修养,很难婆媳在一个家庭里生活20多年,没有把家庭和睦相处放在首位,很难做到爱家庭,爱子女和孝敬老人。三、养育孩子是五好文明家庭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奠定一个人品格的基础,培养下一代,吃穿住行很重要,品德性格更重要,孩子从小开始,就给她购买了《动物哲学》、《世界动植物百趣》、《小寓言大智慧》、《小故事大道理》等书籍、通过动物寓言故事和植物生长特点,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让孩子儿童时期就明白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深刻哲理,了解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风政风。受到了良好的为人处事,行为习惯地,生活方式等教育,为正确的人生之路点明了方向,使孩子抛开了很多理论的迷雾,净化了心灵,获得了不少深刻的人生感悟。四、关键时刻的言行,体现五好文明家庭的本色。孙英红同志的爱人邱长星曾在对越作战动员大会上发言并血书“忠孝仁义”,积极参战,三处负伤,两次立功。2009年初,脑部战伤复发,十分危险,该同志能够克服困难,一边工作,一边尽心尽力照顾爱人。积极鼓励帮助他调整心态,创造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良好的言行,得到了医护人员、家人和同室病友的充分肯定。五、和谐家庭是促进努力工作的动力该同志担任室主任工作以来,尽职尽责,善于组织、努力工作。201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我馆启动了档案数字化项目,她充分调动可用资源,带领全室同志用10个月的时间,组织完成移交档案的鉴定,整理、修复、著录和数字化及验收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按时移交。为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组织人员开发了民政部综合档案信息系统,极大提高了电子档案数据的查全率、查准率,使档案利用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具体的点滴工作,体现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献身民政档案工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