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崧松家庭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男职工郑崧松同志,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3年11月出生,1992年7月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参加工作,2004年到基金会工作至今。他在基金会工作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工作踏实,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每年的业绩突出,数次获得基金会“优秀员工”的光荣称号,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职工。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郑崧松同志在基金会工作比较忙,平时的节假日也经常出差不在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他的妻子陈莉达放弃了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基本是两点一线,始终把家里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女儿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长成才为了培养孩子成才,他们重视对女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女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子女教育、管理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他们注重女儿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要求女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状况。他们的女儿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郑崧松同志的父母是老航天,一身的职业病,几乎每年都会住院治疗,每一回他们都会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并且承担起全部的医疗费用。有一次郑崧松的母亲病重,他们表示即使是卖房子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让人十分感动。每次他们回陈莉达同志广西的老家探亲时,郑崧松同志都是忙前跑后,解决老人及家里的一切困难。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四、邻里融洽,友爱互助在生活中,他们与邻居关系融洽。每年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里邻里街坊都会相聚一堂共同庆祝。2012年3月,楼下的老人心脏病突发,恰逢子女出差在外地,郑崧松同志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忙前跑后办理各种手续,守在抢救室直至老人转危为安。对门的邻居子女每周末才会回家探望,他们夫妻每两天就要去拜访一回,看看老人,平时做了好菜,包了饺子都要先送一份过去,深受邻里的喜爱与赞扬。五、勤俭持家,热心公益生活日常开支,他们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及亲戚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助。2011年开始,基金会和法国施耐德集团合作,把甘肃省舟曲县所有的中小学图书室电脑室都建立了起来,郑崧松同志作为基金会工作人员代表和企业志愿者于2011、2012两年两进舟曲山里落实检查捐赠工作,其间还遭遇了泥石流险情。在和山区孩子沟通的时候,他发现当地的藏族孩子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等原因不愿沟通,就主动和藏族孩子们互动聊天做游戏,让他们很快和汉族孩子们玩成一片,在分离时藏族孩子们和他依依不舍,互留通讯地址。在回到北京以后,他们夫妻还根据地址给每位孩子寄去衣物和学习用品,至今还有电话短信联系,他们夫妻有一个梦想:有机会一定把这帮藏族孩子们接到北京走一走,看一看,为祖国的民族团结事业做出贡献!他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女儿在校是好学生,他们的家庭是五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