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年初家庭
董年初同志的家庭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家庭,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但也是一个非常和谐、非常幸福的家庭,在平凡中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董年初同志出生在湖南西部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清贫,但不乏父母关爱。在父母的影响下,他形成了勤奋、节俭、友善、诚信的品格。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后,他一直追求一种进取、自强、平稳、和谐的生活方式。他的妻子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境也非常一般。成立家庭后,主要依靠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来经营和改善家庭生活。受双方家庭的影响,董年初同志的家庭成员均爱党爱国,爱岗敬业,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发自内心地感谢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政策,立足社会能够努力保持理性、客观、公正的心态,正确看待社会的主流变化及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恪尽职守,尽心尽贵。在家庭生活中,董年初同志夫妻二人相处不能说没有矛盾,但最终都能形成统一意见,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对待双方老人,也尽量一视同仁,尽心赡养和关心关照。董年初同志的父母主要在湖南老家生活,他每年都要回家一至二次,努力安排好老人的生活。他的父亲2013年去世,无疾而终。他的母亲今年91岁,身体仍然非常健康,生活无忧,现在湖南老家安度晚年,母亲曾在70岁、85岁高龄时,来北京与他们夫妻同住,相处安好。董年初同志的岳父曾与他们夫妻共同生活六年,相处非常融洽。老人十年前患脑溢血后,开始回自己家疗养,后又两次摔断腿骨,长时间不能下床,现在恢复到能够生活自理。其岳母3年前脑血管破裂,两年中不能行动,不能控制大小便,目前已经恢复到能够下床。多年来,董年初同志每逢节假日常去看望老人,他的妻子每个周末、每个寒暑假都要回家照看父母。全家人都不把生病老人当负担,而把老人的健在当做子女们的幸福。董年初同志对待自己女儿的学习与成长,以关爱和鼓励为主,努力将其培养成完整的社会人;对待双方兄弟姐妹们的下一代,也都关爱有加。工作上,董年初同志与妻子都在本职岗位上努力进取。他本人从最基层科研岗位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岗位上获得了教授级高工职称,在视听新媒体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社会影响力,行政上做到了司局级领导岗位。他的妻子也通过不断努力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的一名管理人员。教育女儿方面,夫妻二人首先是以身做则,言传身教,使女儿逐步形成一种健康、进取的心态,善良、诚实的品行;其次是教育女儿不能死读书,知识与能力要一起提高,情商与智商要同步成长;最后是尊重女儿的兴趣与志愿,因材施教。针对女儿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在女儿高中毕业后,他们毅然把她送到广州去上大学;针对女儿对经营活动具有浓厚兴趣,他们让她在大学报考了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大学几年,女儿养成了比较独立的人格,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大四举行的校园招聘考试中,女儿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就业岗位。董年初同志现住石景山七星园小区,与邻居相处和谐。与同楼、同小区住户保持经常来往,過事能相互帮助。他家曾在年三十晚上遭遇盗窃,这之后每遇他家举家外出时,邻居都能帮助关照家里的动静。2014年春节前夕,他的岳父岳母临来住,邻居也为此提供了一些必需的家居用品。由于小区车位紧张,经常遇到乱停车情况,他能够帮助相关人友好协商解决。等等。这些都源于他们家人平时与邻里友好相处,乐于助人。由于双方家庭都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日子,董年初同志夫妻二人自小养成了节俭持家的习惯。家里不买奢侈品,不安排奢华聚餐,不与他人攀比,追求一种简单、舒适、简朴、温馨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安排上,量力而行,而且先老人,后孩子,再自己。对待女儿生活方面,以满足学习、旅游、大众化时尚等基本需求为原则,让她能够切身体会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同时代发展水平可以消费的生活水准,不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不放纵女儿,不鼓励乱花钱,要求保持勤俭节约品质,形成优越生活方式一定要靠自我奋斗的意识。公益事业方面,除了按国家、所在单位要求捐款捐物外,董年初同志还与大学同学共同成立了爱心基金,力争为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尽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