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家庭
杨旭,中共党员,1963年9月9日生;1981年参军;1986年退伍;1986年参加工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袁慧琴,杨旭妻子,1965年7月20日生;1986年参加工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杨媛,杨旭女儿,中共党员,1989年5月28日生;现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杨旭一家家风严明,以德治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善好施。夫妻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这样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三口之家,得到了周围人的交口称赞。一、从保家卫国到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军人,杨旭在军队里刻苦训练,严于律己,多次获得各类奖章;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不怕牺牲。1984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老山战斗”和“者阴山战斗”,荣立三等功。作为一名党员,杨旭始终信守对党的誓言一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冲锋在前。二十多年来,他刻苦专研,从一个门外汉到如今成为公司电气试验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优秀技能人才。在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做人,以超越自我为目标,以奉献社会为动力,发扬部队英勇善战的精神,工作中主动捻“硬骨头”啃。在2008年攀枝花“8.30”地震中,攀枝花电网的“心脏” --500千伏石板箐变电站主要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不顾余重不断的危险,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带领抢修队伍赶到现场,对主要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受损设备,为灾后设备修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2012年,他积极响应公司党委的号召,先后三次深入四川省甘孜州得荣、乡城等边远藏区,跋涉数千公里,支援当地电网建设,甘孜州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恶劣,极端高寒。在高原反映强烈,身体极度不适应的日子里,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工作在藏区电网建设一线,为藏区带去了光明,送去了温暖,作为一位班长,在生产管理中,他务实工作,加强班组规范化管理,重视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杨旭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还注重个人和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带领全班人员开展岗位练兵,团队技术力量得到整体强化。班组多次选派人员参加国网公司系统技术技能竞赛获得不俗成绩,2006年、2009年、2012年连续3届获省公司电气试验专业竞赛前三名,2009年选派1名同志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竞赛获团体三等奖,所在班组也多次荣获公司系统各项荣誉,如2012年省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奖、2013年攀枝花市五化五强班组等。作为一位师傅,杨旭先后带徒5人,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讲解各类电气设备试验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教会他们如何安全高效地工作,帮助他们迅速成长,现在这些弟子都已经成为班组的业务技术骨干。多年来,杨旭先后荣获省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市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完成目标任务先进个人”、“党员十佳能手"、“援藏工作一等功”等荣誉称号。二、从巾帼英雄到坚强后盾妻子袁慧琴,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跟随父母来到攀枝花。在“三线建设”艰苦地创业岁月里,攀枝花的老一代建设者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正是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袁慧琴在岗位上不断进取、迅速成长,于参加工作第二年即成为变电站值班长,担负保卫攀枝花城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任。作为极少数的女性值班长,她在所坚守的岗位上已保持了27年无差错安全记录,获得了单位“巾帼建功示范岗”、“操作标兵”等殊荣。为了支持杨旭的工作,袁慧琴还主动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当丈夫奋战在生产一线时,她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从无怨言。她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想父母百年后留有遗憾,正是由于她的默默支持和充分理解,丈夫的事业才得到了长足发展,而背后的泪水与艰辛只有她一人知道,三、从独善其身到率先垂范军队是个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杨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和妻子勤俭持家,不慕新潮,不摆阔气,还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女儿生活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艰苦的岁月培养了杨旭乐善好施的美德。每当遇到边远山区的贫困儿童时,他和妻子总是伸出援助之手;每当邻居留有老人独自在家时,他和妻子也总是主动关心照顾;只要身边人需要帮忙,他总是热心相助,哪怕是素昧平生。在一次出差的火车上,邻座一位年近五十的妇女心脏病突发,杨旭凭借在部队里学到的医护知识及时抢救,并在途中下车,背着患者向就近的医院跑去,遗憾的是,这位中年妇女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在杨旭湿透的背上,静静地走了,直到医院杨旭才知道这个令人难过的消息,面对素不相识的人,他没有抛弃;面对病情危重的人,他没有放弃。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很难,但杨旭和妻子做到了。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耳濡目染,女儿杨媛被父母的一件件善举深深地打动了。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杨媛不顾自身安危,深入四川绵阳市梓桐县高坡村,照顾当地留守儿童震后生活,参与灾区重建工作。2011年,她又参与了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活动。2013年,国家汉办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前往印度尼西亚推广汉语言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她自愿报名,前往雅加达城市外围地区支教半年。期间,她工作勤恳,认真负责,业绩突出,受到我国驻印尼使馆参赞的高度赞扬。她所辅导的一名学生还在“世界汉语桥”大赛上喜获“最佳风采奖”。这归功于父母的教育,也归功于国家的培养。如今,杨旭一家人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继续工作着,奉献着;在平凡的生活中继续创造着别样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