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梅家庭
现年46岁的张竹梅是太行办事处毛庄村的一个普通妇女,二十多岁丈夫因车祸离世,她笃定立誓,替夫行孝,独自照顾二位公婆和二个年幼的儿子,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她的事迹在全村传为佳话,是街坊邻里公认的好媳妇、好母亲、好婆婆。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伴着亲人们的声声祝福,张竹梅与丈夫喜结连理。丈夫兄妹七人,上有六个姐姐,丈夫是老小,是家里的独苗。姐姐们都已出嫁,张竹梅夫妇自然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张竹梅性情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婚后夫妻恩爱,公婆和睦,全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生活美满而幸福。几年后,两个儿子的出生更为这个家里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儿子刚刚过完一岁生日的第二天,噩耗传来,跑长途运输的丈夫在南阳出了车祸。张竹梅一听心惊肉跳,眼前发黑,一下瘫坐在地上。等她缓过神儿来后,顾不得自身安危,随家人一起立即赶往南阳,残忍的是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医院时,丈夫因抢救无效已永远闭上了眼睛。张竹梅如五雷轰顶,天塌地陷。全家人悲痛欲绝将丈夫运回家,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上的日子可怎么过。张竹梅跪在丈夫的灵柩前,一手搂着三岁的大儿子一手抱着刚满一岁的小儿子,肝肠寸断、泣不成声……。丈夫的离去令全家人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年幼的儿子没有了父亲的呵护,年迈的父母没有了儿子的照顾,两位老人终日以泪洗面。每当年幼不知事的儿子问起自己的爸爸去哪儿时,张竹梅总是无言以对,默默流泪。失去了独苗儿子的两位老人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重打击,整日愁容满面,衰声叹气,一下子似乎苍老了许多,张竹梅心里像针扎一样的痛。逝者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自己才二十多岁,孩子也小,以后的路还很长,不能让两位老人跟着自己天天过这种伤心苦日子!自己应该振作起来,替丈夫好好的尽尽孝道。想到这,张竹梅擦干眼汗,走过去双膝跪到公婆面前说: “爸、妈,您二老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但现在还有我和您的二个孙子。你们放心吧,我会把我的两个儿子养大成人,我还要为你们养老送终!今后我就是你俩的亲闺女!”婆婆握着竹梅的双手老泪纵横:“好闺女啊,好闺女!”自从丈夫离世之后,两位老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婆婆更是一度卧床不起。张竹梅以农村妇女特有的质朴与善良,日复一日照顾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总是先把饭端到公婆跟前,再去喂二个年幼的儿子,忙完老的忙小的,每次轮到自己吃饭时,饭菜都已经放凉了。忙完家里还有地里,打发好全家人之后,张竹梅还要耕种5亩地。一天下来,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是却没有一句怨言。街坊邻里人人称赞张竹梅孝亲敬老,吃苦耐劳,一个女人家领着二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家里地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妥妥当当,从没见她叫过苦,喊过累,真是个难得的好媳妇!随着时间的变迁,两个孩子也慢慢的长大。张竹梅依旧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用自己柔弱的臂膀支撑着这个残缺的家,背地里谁知她流过多少眼泪,付出过多少艰辛!伤心时有谁知,酸处时有谁诉?两位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婆婆劝她说:“闺女呀,你还年轻,我们老两口不能担误你一辈子,你还是再走一家儿吧!”张竹梅听到婆婆要她改嫁,失声痛哭说:“妈,不管你们说什么,我是不会走的。只要你二老健健康康的就好,我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上门女婿,这样老人多了个儿子,孩子们有了个父亲,张竹梅也有了一个帮手。张竹梅再三考虑,勉强同意。就这样,她认识了农村青年刘四有,两人初次见面,她就跟人家说: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侍奉老人,咱们就继续交往,如果不愿意,咱们就到此为止。”没想到对方却说:“我会把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来看待,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张竹梅听后流下了感动了泪水。在她们婚后的一个冬天,婆婆因病住进行了医院,张竹梅跑前跑后,端水送饭,精心照料,虽然经过二十多天的医治,但因病情恶化,婆婆还是走了。弥留之际,婆婆握着竹梅的手,感激的说:“闺女啊,别难过,这辈子有你这样的儿媳妇,我心里高兴呀!”说过之后,老人安祥满足的闭上了双眼……现在,张竹梅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还结了婚,给她生了个漂亮可爱的孙女儿。在政府的支持下,她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养了70头猪,效益可观。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逐渐走上了富裕路,张竹梅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家里不仅婆媳关系融洽,儿媳妇对待继父和爷爷更是尽心尽力,关爱有加,一家人四世同堂,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