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会家庭
地处大石山区的蓝绍会和丈夫、两个儿子、儿媳、孙子是一户普通的农家。蓝绍会和丈夫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小家后,原本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这个家庭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十几年来,蓝绍会和她的家庭先后协调信用社、农行等部门为村民担保贷款额达五百多万元,先后为村集体和村里的妇女垫支贷款资金高达十六万八千多元。筹集资金五万多元为村民修路,为五保村老人养老投入所得奖金一万多元。在蓝绍会家庭的带领下,塘太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200元增加到2013年的3380元,全村有小洋楼650栋,摩托车815辆,98%的农民用上手机装上电话,电视入户率达100%。为了把方便留给群众,在她家拐弯处还有一小截村道没有硬化,为的就是把节省的钱都给别家巷道硬化。自2005年塘太村建成五保村以来,蓝绍会家庭自愿承担照顾村里11位孤寡老人的重任,把这些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把五保村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她家不仅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一日三餐,还自掏腰包为五保村购买了沙发、电视等日常用品。这些年来把所得荣誉奖全也全部投入到“五保村”这个家的建设中去,还出资帮助老人们看病、为过世老人送终。蓝绍会曾连续一个星期在医院护理一个患有晚期冒癌的老人,洗衣、送饭、吸痰、倒大小便,还陪她聊家常。医生、护士都以为蓝绍会是大娘的亲女儿。“真是亲生女儿都做不到啊!”当医生、护士了解情况后都感慨地说。蓝绍会和她的家庭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村里11位步入耄耋之年的五保老人,并陪着其中5位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她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孤寡老人的好女儿”。蓝绍会和丈夫多方筹集资金八万多元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里创建了“儿童家园”,让村里孩子课余时间有了去处。她不仅照顾孩子们的日常安全,还从家里带来玉米煮粥给孩子们免费当作午餐。她和丈夫为家园购置了各种玩具,配备部分儿童图书和电子琴等,聘请一些在职和退休的老师作为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上课。蓝绍会负责给孩子们培训舞蹈,丈夫则负责教书法。到了周末,屯里的“儿童家园”就像学校一样热闹,周围几个屯1岁到14岁的孩子们都集中在这里玩游戏、看书、下棋等。蓝绍会和丈夫则一直忙个不停,孩子哭了,她要去哄一下;孩子吵架了,她要去劝架;孩子们的衣服裤子破了,她把家里的缝紉机抬来,义务给他们縫补......提起蓝绍会家庭,当地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蓝绍会家庭真是个好人家,不愧是当代的活雷锋家庭。”蓝绍会本人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全国首届“孝老爱亲人物”、广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来宾市“十佳”妇代会主任,来宾市首届“孝老爱亲人物”称号,并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