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英
刘凤英的丈夫病逝,她本人也被医学“宣判死刑”。她没有被命运击倒,奇迹般战胜了病魔,自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带领志愿者们加入吉林市红十字会,并创立爱心救助家园。20多年来,在女儿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母女三人组建了一支5000人的救助团体。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这是爱心妈妈刘凤英的QQ签名,也是她的人生准则。 1985年,刘凤英不幸罹患乳腺癌,接连做了3次手术。病理化验结果显示,病情为中晚期。更残酷的是,她做完第3次手术的第26天,她挚爱的丈夫也因患胰头癌,永远地离开了她和两个女儿。医生告诉刘凤英,她本人,最多也还能活上3个月。 刘凤英默默地做着告别人世的一切准备,决定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给一户好人家。可是,6岁的小女儿扑到她怀里,大声哭喊道,“妈妈, 我再也不喊饿了,我要妈妈,要妈妈啊....” 刘凤英泪如雨下。为了两个已经失去父爱的孩子,她告诉自己,必须选择顽强地活下去。 在邻居和陌生人的关怀帮助下,刘凤英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96年, 大病初愈的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孤儿院做了爱心妈妈,从此走上扶贫救助这条路。孤儿院里的83个孩子大部分是脑瘫儿,每次刘凤英都要给孩子们换洗尿布。孩子们衣服不够穿,刘凤英就发动身边的人为孩子们捐献衣物,她把衣服洗净缝补好,再送到孤儿院。有时还连夜为敬老院的老人亲手缝制棉衣、棉裤。在刘凤英的动员和感召下,从1996年到2007年,围绕她共同做慈善的有800人之多,他们为周边敬老院、孤儿院、贫困家庭送温暖。 2007年,刘凤英率领志愿者们加入了吉林市二十字会,组建了爱心救助家园,开始扶贫助学活动,做了数不清的好事。 大病患者宗志刚吞咽十分困难,没一个亲人。刘凤英和她的志愿者们坚持8个月,每天去他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个寒冬的晚上,宗志刚便秘,刘凤英为他买来了泻药,上药时,顾不得粪便沾了自己满身,只忙着给宗志刚换洗被褥。天太冷,自己的棉衣无法换下,她只好带着满身臭味出门,在公交车上遭到不明真相的乘客辱骂。 2009年春天,84岁的孤寡老人崔奶奶双门失明,生活无人照顾,住在半山坡的土坯房里。刘凤英和她的志愿者们坚持为老人送饭,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活,直到老人家安然去世。 汶川大地震发生,刘凤英每天带领志愿者们忙到晚上十点多,过度劳累, 她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她仍在指挥募捐活动。她的爱心家园总计为灾区捐款近60万元,还有棉被、鞋、衣物等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 2010年,吉林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触目惊心。刘凤英带领她的志愿者们18次前往重灾区,冒雨发放救灾物资到深夜,175万元的救灾物资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上。同年,爱心家园和电视台联合召开助学大会,救助灾区600名因水灾致困的学生,助学款近30余万元。 多年来,刘凤英和她的志愿者共寻访到3千多名贫困学生。她的爱心救助家园现有志愿者5千余人,17年总共为社会发放救助物资近千万元,救助人口近万人。 刘凤英荣获中国好人,吉林市道德模范,吉林好人,全国专业贡献奖,全国百名志愿者之星,吉林市道德模范,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