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次尔丁家庭
喇次尔丁家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博树村,家庭成员30 人。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美丽的泸沽湖畔,是摩梭人集居的地方,这里一直沿袭着一种古老的属于摩梭人特有的走婚形式。在这种特殊的婚姻背景下,住着一户30人的摩梭母系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以其淳朴的家风书写着民族的传奇。“和睦温馨、彼此包容、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这个的四世同堂、三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的明显标签。 婚姻形式自主。75 岁的老人喇翁机玛膝下有7个子女,这些子女的婚姻形式多样,有结婚、有走婚、有单身,7 个子女又有儿有孙,二儿子娶了当地藏族,二女嫁给同村汉族,小儿子娶的是汉族,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的多民族家庭。其中小儿子的婚姻特别值得一提:当时汉族女大学生李均工作之余来泸沽湖旅游,与小儿子喇次尔丁不期而遇,渐生情愫,待她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和这个纯朴的家庭多一些了解后,义无反顾地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投身于这个温暖的家庭。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发展道路自选。泸沽湖是盛满歌声的地方。老二喇泽翁虽然没有文化,却得益于泸沽湖水滋养出一副好嗓子,人到哪里哪里就歌声飞扬:老七喇次尔丁和李均共同经营一家客栈,接待八方游客;老六喇英从北京打工回来后在景区管理局工作。家庭成员挣来的钱如数交给老人统一安排。 老人赡养共担。在泸沽湖摩梭家庭敬老的文化氛围中,老人对配偶的依赖不多,被子孙幸福地赡养着。当地人从小便教育孩子要敬老尊老,喇翁机玛老人现在很幸福,子女孝顺、儿孙绕膝,乐享天伦。在这个家庭,舅舅、姨妈对侄儿、侄女视同已出,共同承担抚养、教育任务。独身的喇英虽然年轻可在家中已经享受到浓浓尊老之情。她一回家,侄女便会茶端送水,让她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爱心向外传递。喇英因为没有多少文化在北京打工吃尽苦头,这让她刻骨铭心,想到了帮助当地贫困孩子读书。家人对她非常支持,充满爱的家庭又通过喇英把爱向社会释放。她利用打工时的资源,联络了十个爱心人士开展助学活动,帮助当地50 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这就是一个摩梭大家庭的生活状态——简单、快乐、恬淡、温馨!没有浮华、没有纷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纯粹,感受到一份超凡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