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来家庭
曾祥来家庭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城郊乡柘坪村,家庭成员 16 人。 25年前,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籍台湾同胞曾祥来老人在儿女和老伴的支持下,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辰溪。25 年间,他们一家累计出资 200万元,为村里修建乡间公路,为困难乡亲购买耕牛、修葺房屋,持续资助了近百名贫困学生,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台湾爷爷”、“台湾奶奶”。 曾祥来于1930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孝坪镇洞潭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他10岁丧父,19 岁参军,后来辗转到台湾澎湖,1980年退役后,被安排进一家单位上班。23 岁时,与一位本地姑娘结婚,两人共生育了5 个子女。 因思念故乡,1988 年冬天,曾祥来夫妇回村探亲。当看到家乡依旧贫穷旧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儿女们的全力支持下,1989 年下半年,曾祥来夫妇又回到家乡,出资 10 余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条乡间公路,资助贫困乡亲修葺了旧茅屋,给徒手挖田的特困老乡买来了精牛,一件件好事温暖着众乡亲。 在返乡居住的日子里,细心的曾祥来发现村中居然还有好几个辍学的孩子。当弄清孩子们是因为贫困而辍学后,夫妇俩意识到“扶贫”不如“扶智”。于是,曾祥来竭力动员村里辍学孩子复学,对经济困难的孩子予以全额资助。 1990年,曾祥来在县城租了房子,免费给孩子提供住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辰溪陪读。1993 年,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坏境,曾祥来在辰溪县城柳树湾耗资 18 万修建了一栋4层楼房,劝学范围更是拓宽到周边的几个村子。最多时,曾祥来包揽了18 个孩子的学费和吃住,洗衣服、买菜、做饭,成为了孩子们的“全职保姆”。1996年,因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侵袭,“助学楼”内财物损失殆尽,但曾祥来并没有因此放弃助学行动。2002年,他在县中附近花了 20 万元又买了一栋“爱心楼”。直到现在,他的家里还住着4位学生,小到饮食搭配,大到学习状况,这位84 岁老人都事无俱细地操着心。 25 年来,老人花光了自己毕生的积蓄,近200 万元的巨资培育了家乡百余名莘莘学子。他常对儿女们说:“钱财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家乡贫穷与落后的面独,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远在台湾、香港的子女看到老人活得这么快乐,也欣然接下了爱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