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泽秋家庭
房泽秋家庭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花墙子街,家庭成员5 人。 “爷爷,您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一句承诺让房泽秋用 35 年的时光,来陪伴一位老人的晚年。 房泽秋是济南丝绸印染一名下岗职工,李玉柱是济南三箭集团的退休工人,房泽秋一家与李玉柱的故事,还得从35 年前说起。1979 年被房泽秋尊称为“二爷爷”一直未婚的老邻居李玉柱突然中风,19 岁的房泽秋去医院探望时,看到老人瘫痪在床、身上生满了虱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李玉柱住院的大半年时间里,房泽秋每个周五都去医院看望他,还帮他擦洗、换衣服。同病房的病人和护士都说,周五成了“二爷爷”最期盼的一天。李玉柱出院时,房泽秋把老人接回了家,一住就是35 年。 “我最感谢的人是于海,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坚持这么多年。房泽秋口中的“于海”正是默默陪她一起照顾李玉柱的丈夫。 于海曾是房泽秋的同事,婚前常常陪她去看望李玉柱,为老人端屎端尿:婚后他更是和妻子一起兑现承诺,不管家搬到哪里都带着李玉柱。平时,夫妻俩经常一起给老人理发、刮胡子、剪指甲、收拾大小便、背老人上下楼。30 多年来,为照顾李玉柱,他们没有出过一次远门。两人原本打算等儿子结婚后,去青岛旅游一次,可2012 年,于海突发疾病去世,两个人一起旅行竟然变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事情。房泽秋说:“于海一下子走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苦,也成了美好的回忆。 每当有人向李玉柱问起房泽秋,老人都会颤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很用力地说:“好!” 1992 年,房泽秋下岗,放弃了创业机会安心在家伺候老人。曾有人质疑房泽秋一家照顾李玉柱的动机,但在得知老人没有一砖一瓦的事实之后,质疑声渐渐少了。1998 年,李玉柱不小心摔成骨折,并有大面积心肌梗塞,当时房泽秋一家收入不到 200 元,可房泽秋坚持给老人连打了两天一针600 元的药,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房泽秋夫妻的善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了儿子于霄宁,他决定继续照顾李玉柱。 儿子于霄宁为了照顾老人,选择了一份在家里做兼职的工作。给李玉柱洗澡、背老人去医院等重活,都由他来干;洗澡、剃头、用开塞露抠大便的活,他和妈妈抢着干。儿媳王娜也一样尽着自己的心。她结婚前给李玉柱买了一辆轮椅,结婚后帮老人理发、给老人挠痒,还经常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到小黑板上让老人看等;就连刚刚 11 个月大的孙子也成了老人的开心果。 房泽秋一家用自己的坚守践行着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