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丽家庭
吴梅丽家庭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月明社区,家庭成员4人。 以前,他写 60 多页的情书,她笑得合不拢嘴。他在家做饭,她外出逛街。他唱歌弹琴,她倾听崇拜。他们的日子幸福美满。如今,他躺在病床8年,唯有眼球能动,她在身边照顾没日没夜。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他是渐冻人--汪建华,她是汪建华的妻子--吴梅丽。 吴梅丽是杭州海关退休职工,汪建华原是部队军人转业。两人共同搀扶,在渐冻人的“征程”上,走过了8 个年头。2006 年,汪建华右手虎口肌肉开始萎缩。10月,在上海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医学上也叫“渐冻人症”。医生告诉他们,“渐冻人”平均寿命只有2~5 年。2007 年1 月,汪建华开始出现昏迷;1月24日,汪建华丧失呼吸能力,唯有切开气管。短短几个月时间,受病魔折磨的汪建华,浑身上下插了无数管子,只剩下眼球能转动。 “我清楚地知道她已经坚持不住了,不知有多少次她靠在墙边睡着了,我想把她叫醒坐一会,可我却出不了声,无能为力的我只有等她自己醒来。短短的十来分钟,她就会睁开眼睛,知道自己撑不住开始打睡睡忘了照看我,她一脸内疚和自责,这让我心如刀割。”这段文字出自汪建华用眼晴“写”出的《把心焐热》这本书中。在吴梅丽的帮助下,汪建华从2009年2月2日开始写作,历时四年,完成了四万字的《把心焐热》,向读者展示了渐冻人陌生而又温暖的世界。汪建华通过眼球摆动告诉吴梅丽他要说的话。吴梅丽手拿拼音板,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挨个指。他眼球上下动,就是对了;眼球左右动,就是不对。平均写一个字,他的眼球要动 20次左右,写对一个字至少花两分钟。 这几年,汪建华又开始了音乐创作。吴梅丽从对音乐一窍不通,到能帮助丈夫创作。每个旋律,汪建华都要在心里琢磨很久。写一首歌需要好几个月。写完之后,不满意,他还要改。第一首歌《秋韵情满》,是他写给女儿的,因为他到不了婚礼现场。第二首歌是《融化吧,渐冻的心》。他想通过歌曲,鼓励病友们,不要畏惧、不要放弃,要坚强。汪建华身体好的时候,每年都会去献血。在他影响下,家人的爱心也被带动起来。渐冻人协会组织活动,吴梅丽和女儿捐了 100 本书和3000元钱。去年4月21 日,浙江电视台拍卖会上,《把心焐热》在所有书籍中拍得最高价--1200元。吴梅丽当场就捐给了循州的一个农民子弟学校。汪建华得知后,无比高兴。 吴梅丽、汪建华一家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爱情和亲情会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