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雅萍家庭
鲁雅萍家庭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社区,家庭成员3 人。 鲁雅萍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的丈夫林伟琳,是上海市一名中学教师;儿子林达,是上海某文化艺术进修学校的运营总监。一个懂得历史建筑保护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一个全民外交让寻常百姓能担当民间外交使者的国家是友好的国家。鲁雅萍一家给外宾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称“鲁雅萍是海派文化传人,民间外交使者”。地处复兴中路、陕西南路口的陕南村,是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原名亚尔培公寓,1930 年由法国天主教会投资,比利时商人建造。蝶形点状的公寓洋房,由内而外的精致装修风格,经典历史保护的民宅建筑,让世界游客视为上海社区游的宝藏。老外看好的是保护建筑原汁原味的细节。在陕南村 16 幢4 层公寓里,居住着上百户人家,但就数鲁雅萍家的房屋格局和家具陈设保存得最好。鲁雅萍说:“至今家里依然能看到房屋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和细节的独到,房间既能分割,又能贯通客厅、卧室、厨房的走廊,镶嵌在卧室墙壁内的活动烫衣板、供应暖气的热水管等,在沪上绝无仅有。”尤其是房间还保留了很多上世纪 30 年代的家具用品,如定制的橱柜沙发、煤气灶、水龙头等。1948 年前曾住在这里的房东是法国人,前几年带着女儿作为游客故地重游,女儿走进鲁雅萍家,惊奇地说:“哇,这沙发你们竟然还保留着,小时候我曾睡在沙发上。”来自日本游客看了沙发后十分感慨地说:“一张沙发能用上近80年,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 鲁雅萍家庭从2003 年起,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对老建筑情有独钟的海外宾朋,除了向他们介绍具有历史风貌的老洋房、让来访者亲身体验上海风味的家庭生活外,还陪同他们参观,感受上海的特质和变化。每每接到来访通知,她和家人都要提前上网认真查阅有关国家资料、了解该国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精心设计互动项目等。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世博涉外接待的特色家庭,为了让海外友人了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她特地学习了拉二胡。她儿子是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母子两人一个拉二胡,一个弹钢琴,经常用“中外合璧”的美妙乐曲作为迎宾节目。丈夫林伟琳是家里接待活动的“总策划人”,他总是能针对不同的来客想出不同的点子。前几年,上海举办特奥会期间,有一批来自法国的运动员来家里参观。他拿出了家里的筷子,手把手地教这些特殊的运动员使用筷子,还自创了一个用数字拼搭出人像的游戏,一下子就打破了彼此语言上的障碍,活跃了现场气氛。